一面鲜红的锦旗,一句感激的话语,这是对医务工作者最好的肯定。2020年1月14日上午,一位名叫小茵(化名)的小患者和她的爸爸妈妈特意为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儿科主任方建培教授、黄科教授和徐宏贵教授送来了一面锦旗。锦旗上明亮的黄色题字闪耀着医者仁心的光芒——“仁者友善 医德双馨”。“真的非常感谢你们这么好的医术把孩子的疾病治好,让我们家庭走出困境,今天特意过来送上一面锦旗以表谢意”,小茵一家人说到。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儿科的医生们表示:感谢患者对我们的信任,能为患者治愈疾病是我们的荣幸,也是我们的职责。
7岁女孩小茵从前身体一直都非常健康,然而去年年初的一天晚上,小茵突然开始流鼻血不止,第二天家人带小茵去医院检查,发现血小板非常低,经医院诊断,被确诊为再生障碍性贫血。这种血液疾病病情发展迅速,病情恶化程度高。爸爸妈妈带着小茵辗转了多家医院,最终来到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进行治疗,儿科主任方教授接诊了小茵。
不幸中之万幸,小茵出生时储存了自己的脐血。方教授在得知小茵有保留自体脐血后,决定使用自体脐带血造血干细胞进行移植治疗。去年4月,小茵在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接受了自体脐血移植。小茵移植后1个半月就顺利出院,血象也逐渐恢复。
现在9个月过去了,小茵也已经逐步康复,开始回到学校上课了。趁着这次来医院复查的机会,小茵一家给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儿科五区送来了锦旗和亲手做的礼物,感谢方教授和儿科五区的医护们的悉心照顾。
专家观点
方建培,博士生导师,教授,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儿科主任,小儿血液专科主任,广东省医学会儿科分会主任委员。擅长儿童血液病、肿瘤、骨髓移植的诊治。曾作为主要技术骨干成功完成国内首例脐带血移植治疗儿童地中海贫血(以下简称“地贫”),国际首例无关供体脐带血移植治疗地贫,国内首例新生儿未“动员”外周血混合脐带血移植等等,更有不少白血病儿童在他的治疗下重获新生。
方建培表示:“脐带血之所以备受关注,是因为含有能重建正常人造血和免疫系统的造血干细胞,目前,造血干细胞的三大来源为骨髓血、外周血和脐带血。由于脐带血具备采集方便、被采集者无伤害、临床应用及时、移植后排斥率低且程度较轻等优势,逐渐被医学界所重视。保存脐带血,相当于买了一份保险。它除了可作为种子进行脐带血移植,也可作为营养进行脐带血输注。”
临床应用
上文所讲述的小茵所患疾病-再生障碍性贫血,是一组由多种病因所致的骨髓造血功能衰竭性综合征,其病理机制极为复杂,治疗难度大,临床以贫血、出血和感染为主要表现。目前,造血干细胞移植是再障治疗的一种有效方法。
脐带血中含有较丰富的造血干细胞及造血刺激因子,所以它在再生障碍性贫血的治疗中具有非常有效的效果。脐带血来源的造血干细胞有非常明显的优势,再障是一个骨髓后天衰竭性疾病,因为骨髓衰竭和干细胞的受损,如需自体干细胞,那只能从患者自己的脐带血中获得,其中包含丰富的造血干细胞,可以作为后天获得性再障非常宝贵的干细胞资源。
2015年9月,一岁八个月的彤彤在北京京都儿童医院接受了自体脐带血造血干细胞移植手术,治疗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经过医院和家长3个多月的精心医护,已经出院的小彤彤目前身体各项指标恢复良好。
2018年12月30日,患有再生障碍性贫血的宸宸在山东省千佛山医院顺利输注自体脐带血。2019年1月23日,中性粒细胞植入,孩子再也没有出现过发烧,精神一天天好起来,可以大口的吃饭,香甜的睡觉,孩子和家长的脸上也再次出现了久违的笑容。2019年2月18日,小宸宸返回小儿血液内分泌科病房后半月,经过细心的调理和过渡治疗后,目前所有化验指标均已达到正常,终于顺利出院!
许许多多的真实案例论证了自体脐带血治疗疾病的效果,所以说选择储存一份脐带血,是对孩子一生的健康守护,意义重大!